以教授能,让传统技艺代代相守—— 流星笃远志 花艺鉴匠心

2025/08/12 26 0

从14岁与花艺初遇到23岁成为高校花艺教师,“00后”女孩陈嘉琪与花艺相伴9年。花艺不仅串联起她从青葱校园到职业赛场的成长轨迹,更让她在花与叶的世界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人生坐标。“学习花艺前,我是一名普通的学生,与大多数同学一样,对未来感到迷茫,是花艺开启了我的第二人生。”她说。

 

9年的花艺生涯,陈嘉琪收获颇丰。去年10月,在2025世界杯花艺大赛暨第五届优尼杯花艺大赛预选赛上,她一举获得冠军。今年4月,在2025世界杯花艺大赛中国总决赛上,她的作品《水母》获得了最佳设计奖。

 

一颗划过的流星让花艺之心更为坚韧

 

2016年,初中毕业的陈嘉琪进入广东省佛山市华材职业技术学校,攻读园林技术专业。原本立志成为园林景观设计师的她,在花艺选修课上被插花艺术的魅力深深吸引。

 

“课上学习西方古典插花的基础造型,老师说我作品的色彩搭配和立体构成感不错,便推荐我加入学校的花艺集训队。”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陈嘉琪仍觉意外,“当时只是随便插了个结构性作品,能被选中特别惊喜。”

 

入队仅两个月,她便征战广东省中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并斩获三等奖。“虽然不是什么大奖,但对于14岁的我来说却是莫大的鼓舞。”陈嘉琪说。

 

2018年,她参加广东省中职院校艺术插花技能大赛,在高烧39度的情况下,以圆拱形器皿为基础,用水蜡叶缠绕造型创作作品,最终夺得一等奖。“没想到在身体不适的情况下获奖,这更坚定了我在花艺道路上走下去的决心。”陈嘉琪回忆道。

 

2019年,凭借优异的比赛成绩,陈嘉琪免试进入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开启系统的花艺技能训练。

 

随之而来的,是她第一次在花艺道路上遇到的挫折,“2020年,我参加广东省的一个花艺晋级赛,当时状态不好,一直没办法创作出满意的作品,已经学习4年花艺的我突然有了挫败感,觉得自己一无是处。”陈嘉琪说。当时她坐在学校的湖边,突然有一颗流星从头上划过,像是一种祝福,更像一种激励,让她瞬间重拾信心,决定重振旗鼓。

 

在校期间,她有幸遇到了职业生涯的重要导师谢利娟。“谢老师常说‘要么不做,要么做到极致’,她教会我关注作品的力学平衡与尺度把控,更引导我思考作品的市场价值。”陈嘉琪说,谢老师会带同学们到公园观察自然之美,培养对美的敏感度,“因此我们团队做作品、办展览时,总是全力以赴追求完美。”

 

今年3月,在深圳市梧桐山花展上,面对日程紧、资源少、任务重的挑战,陈嘉琪与团队日夜奋战数十天,最终让深圳职业技术大学的参展作品如期完美呈现,赢得观众认可。

 

追求设计创新让作品富有生命力

 

在花艺创作中,陈嘉琪偏爱精致且富有生命力的风格。“精致的作品永远经得起推敲。”她善于从生活中汲取灵感,旅游时观察建筑结构与空间设计,逛展览馆时品味展品的艺术表达,甚至从珠宝设计、时装秀中培养审美。“审美养成初期,可以多研究奢饰品的款式设计,培养对美的感悟。”她说。

 

她的作品也注重展现植物本真的生命力。“我有一款灵感源自双头紫花凤梨的作品,顺着凤梨叶片飘逸的形态,打造三个弧形架构环绕植株,再加入柳条拉伸空间,尽显植物的灵动之美。”陈嘉琪介绍。

 

多年来,她不断探索中西花艺的融合之道,尝试将西方古典造型与中国传统插花的线条韵律结合,目前仍在摸索突破点,希望能理清两种风格的体系脉络。

 

此外,为了精进技艺,陈嘉琪常常收集网上优秀作品图片,与谢利娟老师探讨创新点,不少获奖作品正是在这样的碰撞中诞生的。

 

2025年“世界杯”花艺大赛中国区选拔赛上,陈嘉琪的作品《水母》尤为引人注目。围绕“绽放未来的自己”这一主题,这件受水母启发而创作的艺术品由可生物降解的蓝色花卉纸制作而成。深浅不一的蓝色模拟出海洋生物的灵动性,同时搭配蝴蝶兰、嘉兰百合、绣球、石蒜花、马蹄莲等花材,并用箬竹叶片模拟气泡点缀其间,象征着原始生态系统与人类智慧之间的和谐共存。

 

以教传艺 让花艺之美代代相传

 

2022年,20岁的陈嘉琪从深圳职业技术大学毕业,因出色的花艺技能留校任教,负责花艺基地的训练管理工作。

 

“我们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少数竞赛选手,而是让更多热爱花艺的学生掌握一技之长,为未来就业铺路。”她所在的花艺班每年培养10名学生,以实践教学助力学子成长。

 

这其中,技能大赛在培育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陈嘉琪记得有一名学生,起初性格内向腼腆,在训练室里一整天都难得说上一句话。“随着备赛过程的深入,他在技能提升中逐渐找到自信,话变多了,性格也开朗起来。”如今,这位学生正在备战今年8月的全国比赛。“这就是技能大赛的意义,让学生在热爱中绽放自我。”陈嘉琪说。

 

如今的陈嘉琪,一边备战各类花艺赛事,一边潜心教书育人。“花艺是有着古老脉络的传承,需要代代相守。”她坦言,希望通过学校的花艺教学,为中国花艺事业添砖加瓦。“只要心怀热爱,山海皆可平,无处不风景,这便是我们技能人才的价值所在。”

 

陈嘉琪花艺作品

 

(本文图片来源:陈嘉琪)


点赞(0) 打赏
相关文章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