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云英是豆科黄芪属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常作绿肥与蜜源植物,茎匍匐或斜升,高30厘米左右,羽状复叶,小叶7-11片,叶面呈淡绿色,被白色柔毛,托叶卵形,先端尖,基部抱茎。总状花序腋生,花冠蝶形,5-8朵聚成伞形,花色由浅粉至紫红,偶有乳白,4-5月盛放时如霞似雾,极具田园气息。荚果线形,熟时黑色,内含肾形种子,千粒重约3克,自播能力强。
植株喜温暖湿润,耐寒力可至零下10℃,对土壤要求不严,pH 5.5-8.0的砂壤至黏壤皆可生长,耐瘠、耐渍、耐荫,常与水稻、小麦轮作,盛花期翻压可亩增氮素6-8公斤,显著改良土壤。紫云英蜜腺发达,花期长达30天,是长江中下游春季最重要的蜜源,所产蜂蜜色浅、清香、不易结晶。
栽培上,9-10月稻收前撒播或机播,亩用种1.5-2公斤,播后保持田面湿润,三叶期亩施过磷酸钙20公斤促根瘤形成,春季气温回升后快速生长,现蕾初期翻压肥效最高。若收种子,可留1/3面积不翻压,5月底荚果黄熟时收割,亩产种子40-50公斤。
现育成品种有闽紫、湘紫、浙紫、赣紫等,早熟型生育期220天,晚熟型260天,可根据当地稻麦茬口选择。紫云英亦可作蔬菜,嫩梢焯水后凉拌或炒食,口感柔嫩,富含维生素C与黄酮;全草入药,可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用于风热咳嗽、疮疡肿毒。
只要秋季适时播种,春季稍加管理,紫云英便能在阡陌之间铺开一地云霞,既养地又养蜂,为农田带来勃勃生机。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