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产业:牡丹芍药竞芬芳 全产业链绽新彩

2025/08/20 11 0

8月14日,“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菏泽市系列现场新闻发布会(牡丹产业专场)召开,邀请市牡丹发展服务中心、市水务集团、龙池牡丹实业有限公司和山东盛世芍花智慧农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菏泽牡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最新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菏泽,素有“中国牡丹之都”的美誉,“曹州牡丹甲天下”更是千古传颂。多年来,我市秉持市场化、大众化、人文化、国际化、品牌化“五化并举”原则,遵循“依托牡丹、延伸牡丹、超越牡丹”的创新发展理念,大力推动牡丹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曾经单一的牡丹产业,如今已华丽变身为涵盖种植、加工、科研、旅游等多领域的综合性产业,形成了完整且充满活力的产业链。

从“一花独秀”到“双花竞放”

菏泽牡丹资源得天独厚,拥有9大色系、10大花型、1308个品种。近年来,芍药产业发展迅猛,“菏泽大芍药”品牌声名远扬,现存品种超600个,与牡丹交相辉映。

在产业规模上,菏泽牡丹、芍药影响力巨大。对全国牡丹苗木的支持率超85%,年出口苗木200万株,占全国总量的90%,稳稳占据行业龙头地位;牡丹年宵花销量突破60万盆,占全国市场的50%,成为春节花卉市场的主力军;芍药鲜切花年销量达1.2亿枝,占全国市场的60%,娇艳芍药畅销大江南北。菏泽的牡丹、芍药不仅在广州、上海、北京等国内一线城市备受青睐,还远销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等30多个国家,成功构建起“买全国、卖全球”的产业格局,实现了从牡丹“一花独秀”到牡丹、芍药“双花竞放”的发展格局。

从“链条初成”到“高端集群”

在我市全力打造“231”特色产业体系的大背景下,牡丹产业作为“高品质提升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业”的重要一环,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我市不断做强牡丹产业链条,充分挖掘牡丹“全身是宝”的资源优势,聚焦高端萃取与健康产品研发,全力提升产业附加值与国际竞争力。积极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研发出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带动作用强的特色优势产品,极大地满足了多样化的市场消费需求。同时,培育出尧舜牡丹、龙池牡丹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推动牡丹产业向医药化工、食品加工和营养保健等领域不断拓展。产业链条持续延伸,企业规模日益壮大,菏泽牡丹产业正朝着绿色化、高端化、集群化的方向大步迈进。目前,全市各类牡丹生产、加工、出口企业达120余家,开发出牡丹籽油、牡丹茶、牡丹日化品和牡丹生物医药类产品260余种,产品远销美国、法国、德国和日本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从“单一业态”到“文旅融合”

牡丹产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文旅等相关产业的繁荣,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牡丹+”经济模式。每年四五月份,牡丹、芍药盛开之际,菏泽举办的牡丹节会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观赏。今年牡丹节会期间,全市接待游客992万人次,同比增长14.8%;实现旅游收入60.7亿元,同比增长13.6%,有力拉动了餐饮、住宿、交通等行业的发展,促进了区域经济的繁荣。

除了赏花旅游,牡丹特色文创产品也不断涌现。牡丹剪纸、牡丹刻瓷、牡丹丝绸、牡丹汉服等文创产品琳琅满目,工笔牡丹画更是畅销国内外市场,让牡丹文化以更多样的形式走进人们的生活,进一步提升了菏泽牡丹的品牌影响力。

牡丹产业作为朝阳产业、综合性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市场潜力巨大。下一步,我市将立足牡丹发展实际,按照“五化并举”思路,将牡丹观赏、牡丹文化艺术、牡丹产业有机融合,加快构建牡丹新发展格局,全力打造牡丹产业融合发展新高地。按照“1234”的工作思路,做好牡丹发展这篇“大文章”。围绕打造“全国牡丹高质量发展核心区”这1个中心,突出“牡丹产业培育、牡丹文化挖掘”2个重点,强化“科技创新、龙头培育、品牌打造”3项措施,做好“政策引导、节会举办、宣传推介、督导指导”4项保障,全力以赴推动牡丹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多元化发展,让菏泽牡丹产业绽放更加耀眼的光彩。

来源:菏泽日报

点赞(0) 打赏
相关文章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