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菊

2025/11/17 12 0

天人菊是菊科天人菊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

形态特征

天人菊株高 20-60 厘米,茎中部以上多分枝,被短柔毛或锈色毛。下部叶匙形或倒披针形,边缘具波状钝齿、浅裂至琴状分裂;上部叶长椭圆形、倒披针形或匙形,全缘或上部有疏锯齿。头状花序直径约 5 厘米,总苞片披针形,边缘有长缘毛。舌状花黄色,基部带紫色,舌片宽楔形,顶端 2-3 裂;管状花裂片三角形,被节毛。瘦果长 2 毫米,基部被长柔毛,冠毛长 5 毫米,花果期为 6-8 月。

生长习性

天人菊喜光,也耐半阴,喜高温、耐干旱,不耐寒,适宜在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中生长。

繁殖方式

播种繁殖:常在夏季进行,播种前用温热水浸泡种子 3-10 小时,待种子吸水膨胀后播种。幼苗出土后,及时揭开薄膜,并在早晚让其接受光照,当大部分幼苗长出 3 片或 3 片以上叶子后可移栽上盆。

扦插繁殖:通常结合摘心工作,把粗壮、无病虫害的顶梢作为插穗,插穗生根的最适温度为 18-25℃,要注意控制光照强度,避免插穗水分过度消耗。

养护管理

光照:需要充足的阳光,每天至少 6 小时以上的直射光照,缺乏光照会导致植株徒长,开花不良。

浇水:耐旱不耐水湿,浇水应遵循见干见湿原则,保持土壤微湿即可,夏季高温时可适当增加浇水频率,但要确保排水良好。

施肥:生长季节每月施一次平衡型复合肥,开花前追施一次磷钾肥,促进花朵更大更艳丽,冬季休眠期不需要施肥。

修剪:定期修剪枯枝败叶,开花后及时剪去残花,可促进再次开花,秋末或早春进行轻度修剪,去除过密的枝条,促进新芽萌发。

主要价值

观赏价值:天人菊株型低矮、生长速度快,可用于各种花坛、花带的大面积栽植或镶边,也可成丛、成片地植于林缘和草地中,还可作切花。

环保价值:天人菊耐风、抗潮,生性强韧,全株有柔毛,能防止水分散失,是良好的防风定砂植物。

药用价值:天人菊全草可入药,味微苦、性凉,可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具有降血压、扩张冠状动脉和抑菌等作用。

植物文化

天人菊是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的州花,也是中国台湾澎湖县的县花,它的花语为团结、同心协力。

 

点赞(0)
相关文章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